
很多青年学生虽然知道非法集资是违法的,但不能很好的分辨哪些行为属于非法集资,国务院令第737号《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明确规定: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不论合法理财还是非法集资,投资即存在风险,与合法理财相比,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因此我们一定要守住钱袋子,远离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常见套路“四部曲”:
第一步:画饼。非法集资人会编造一个或者很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以“新技术”、“新革命”、“虚拟货币”等为幌子,向社会公众描绘一幅报酬丰厚的蓝图,让其掉入陷阱,产生机不可失的错觉,心甘情愿交钱。
第二步:造势。非法集资人会利用一切资源、渠道将声势做大。举办造势的活动,如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免费旅游、赠送小礼品等,这些活动常常在大礼堂等场所举行,看起来场面大、规格高,实则具有欺骗性,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可信,有时他们会展示真假参半的证书、领导视察的照片等。
第三步:吸金。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一些甜头,得到参与人的信任,让他们错误的认为把资金交给非法集资人是安全的且能定期收到可观收入的。如此一来,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有的还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不断增长。
第四步:跑路。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卷款潜逃,最后,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校园并非投资理财的禁区,青年学生应该怎么样规避非法集资陷阱呢?
1.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充分认清非法集资的危害,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2.倡导理性投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观念,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很大的风险。务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风险意识,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抵制非法集资,人人有责。守好自己的心理防线,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抛弃占便宜的侥幸心理,守住钱袋子。尤其在择业的过程中,不能从事非法集资相关岗位,使自己面临违法犯罪的风险。若发现身边有涉嫌非法集资行为,不要参与其中,并积极劝导身边亲朋远离非法集资。
作为青年学生,在做学问的同时,更要学会防范危险,一定要擦亮双眼,守住钱袋子,远离非法集资。